一个月做了400万是什么感觉?
说实话,用四个字形容:水到渠成

1
为什么这个项目能赚钱?
交代一下背景,成人教育培训赛道,公司的基本盘大概5万+学员,在细分赛选属于头部玩家,口碑较好。
这就是项目能成的基本面,有足够大的体量,产品体验好这是最根本的,在我看来也是所有业务的护城河和竞争力。
用一个投资人的话说,之前我们是很粗暴的“穿山甲”模式。
投放-训练营-转化
继续扩大投放-训练营-转化
非常简单粗暴的直销模式,所有的人也沉醉在搞ROI带来的高收入。
直到有一天,这个方法突然失灵。
(我相信这是一个行业问题,而且随着VUCA时代的来临,这种现象会出现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被颠覆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早晚要挨一刀。)
所以公司被迫转型做营收,投放转化的模式不适用以后,想到了比转介绍更高阶的玩法,就是做代理分销,做加盟商。
有人说玩加盟,就是割最后一波韭菜。
我觉得这取决于后面是怎么交付,有没有真正对代理商赋能和支持。
如果赚的是一次性的加盟费,那么对赌的是这个企业的品牌,这条路走不长。
谁来加盟呢?
不是任何企业都有魅力让学员掏个3-5万投资你愿意加盟你的。
关键时刻考验的是
①企业品牌是否被预见有成长空间
②学员关系到不到位
这2点,缺一不可。
我毛估估猜一下,能和学员维护好关系,且LTV做的很好的教培企业真不多。
我们第一批种子用户,是从高净值池里打出来的。这些高净值的学员在平台贡献值在5w+
项目早期就2个人做,我和老板,他讲座,我卖课。
两周我一个人收了100万+
有钱,高度认可平台,易转化。很多是忠粉,纯支持的,不管能不能赚到钱。
我感慨,赚有钱人的钱真tm的香!
随后物料和sop跟来以后,能力复制给团队,销售额冲到了400万。
2
为什么是我?
每个员工就像盘棋上的一颗子,有的是军,横冲直撞,有的是炮,跨部门沟通特别强,有的是兵,只能一步一步走,有的相,给将出谋划策,是军师。
创始人就是下棋的人,熟悉棋子的功能和作用,让ta在适合的位置发挥作用,把企业这盘棋盘活。
我最欣赏的管理者不是能打,因为我自己就很打,而且善于用人的人。
这个代理项目的负责人,首先需要很强的销售能力,即0-1,然后伸展到运营方面,比如物料、海报、话术,通过用户反馈迭代销售的内容,运营很适合做1-100。
因为代理会涉及到公司的各个产品,各个部门,也需要对业务很熟,各部门的负责人很熟悉,这样能在更短的时间找到KP。
还要很强的管理能力,前期做售前,后期做售后。而且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带的是同一批人,也就是说我需要他做销售的时候他要做销售,我需要他做运营的时候他就做运营。
我在公司之前做了3个项目,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调岗和流量影响,业务没有实现规模性增长。
前2个项目,都是0-1,累死累活做3个月,单月营收没有突破40万的。
有个VP挑战我说,那你人效不高呀。
我tm的。。。
那可是我用生命做的项目,日日夜夜熬的项目。
论付出,前面2个项目,我付出的心血多多了,但是无疾而终。
真的不能用现实的眼光、冰冷的数据去评价,你根本不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感谢前面2个0-1的项目,让我知道了自己的韧性和可承受的边界。
也正是有前面3个项目的铺垫,对公司的产品线和业务非常熟悉。
那些走过的路不是白走的,都是积累。
还有一点极其重要,就是在一个企业做了一年,我度过了那个难受的磨合期,终于找到一个和老板相处起来舒服的姿势。
向上管理也越来越默契,沟通成本减少,信任度加强。
所以,我说这是水到渠成。
3
这活的天花板是什么?
发挥想象一下,一个代理的项目在企业里会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它的天花板是什么无疑它将改变公司过度依赖投放的一条腿。
也许它能茁壮成下一个樊登读书。
这活,其实交付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
不重是总部只需要做赋能,加盟商们还是需要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轻是在品牌对赌,需要负责,不然砸的是自己的品牌,做一个良心的好品牌、好企业并不容易。
我不知道企业能走多远,我知道的是老板有良心。
我们的“心心念念、肝脑涂地”会得到学员的“必有回响、双向奔赴”。
作者:职场C姐,在临床做了4年护理裸辞去了互联网,从一线销售到业务负责人,专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nshango.com/3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