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信息化助农的初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为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奋斗不息!”这是湖南安化县委原常委、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挂职)、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博导陈灿平的大愿。
陈灿平在湖南安化县挂职3年,倾力信息化助农,成为全网第一“网红县长”,帮助安化黑茶品牌价值从33亿提升到639亿;2021年2月25日,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得到总书记接见;今年3月,他辞去了高校的行政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化助农的一线。
“网红县长”的修炼之路
2017年6月,陈灿平由国家民委派驻到中国黑茶之乡——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主抓电商扶贫。他把扶贫的目光放在了黑茶上。
“当时的安化黑茶有两个问题,或者说我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才问题,一个是品牌问题。”陈灿平刚到安化的时候,当地没什么电商人才,电商基础基本上是0,在传统电商平台上也买不到安化的黑茶。
这样的好山好水好茶,不该“养在深闺人未识”。于是,陈灿平就向县委领导建议,在200公里外的省城长沙打造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这家位于长沙岳麓山下的孵化中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吸引了3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同时也孵化了很多小微企业。孵化中心建成的当年,安化黑茶的线上销售就突破了5000万。
2018年秋,陈灿平注册了自己的抖音账号“陈县长说安化”(现已改名为“网红县长陈灿平博士说茶”,抖音粉丝76万),尝试通过拍摄短视频来宣传安化黑茶,1年多的时间里,他吸引了11万多粉丝,为安化黑茶立住牌子,打开了销路打下了重要基础。
2019年安化县顺利脱贫摘帽,全县15万贫困人口,其中有近11万人通过黑茶产业脱贫。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不少物流渠道都停了,安化黑茶的销量一度跌至谷底。如果茶叶销售出现问题,可能很多人会返贫。为了帮安化黑茶找到销路,2020年 3月1日,陈灿平在抖音上开启了自己的第一场直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有3000人左右,直播结束后涨了5万粉丝,我觉得效果不错,可以尝试下去。”陈灿平回忆说。为了更好的直播效果,他自掏腰包,租了个单身公寓、买了几张墙纸、一套简易的直播设备,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直播间。
直播需要勤奋,更需要用对方法。陈灿平知道粉丝对黑茶的认知和理解不深,即便自己是县长身份,也不可以用普通的直播卖货方式去卖,要建立信任与认可才有人买。于是他在直播间给粉丝讲解黑茶专业知识、演唱《成都》、讲湖南名人段子、调侃自己是个“胖子”……这种既专业又有趣还接地气的方式,让很多人对他有了好感,“网红县长”的粉丝也越来越多。
2020年,身兼数职的陈灿平直播了300多场,基本是利用下班时间开播,通常连播5小时,有时甚至有8个小时,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情。就这样,“网红县长”彻底带火了安化黑茶。
2020年9月,陈灿平结束挂职,回到西南民族大学,但他依旧牵挂着安化和当地的群众,直播也没有停下。“2021年4月到8月,是我最火的日子,一天的带货额能达到二三百万,直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有5万左右,你们可以这么理解,罗永浩有多火,我当时就有多火。”陈灿平说。到2021年底,他累计为安化黑茶直播了500多场,共计带货了1亿元。
2021年2月11日晚,陈灿平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代表登上中央电视总台春晚,在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中亮相;同年2月25日,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到总书记接见。
“我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社会的创新永远是从藩篱里走出来的,先行者都称得上是勇敢者,我在县长直播带货的领域算得上是先行者,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大家都叫我‘抖音第一网红县长’。”陈灿平告诉记者。
2020年可以说是县长直播元年,因为新冠疫情,不少县长在直播间里当起了“网红”助农带货。而在此之前,陈灿平就已经活跃在抖音平台上,积累了不少粉丝和人气,开启直播后,也是最早走红的。
当时有多位县长、局长在直播平台上私信陈灿平,建议“抱团发展、互相学习,这样也更有安全感”。2020年4月,他主动联系平台上的带货官员,建了一个名为“全国各地基层干部带货交流”的微信群,里面有37位各地县长、局长,大家经常连麦互动,相互推广农特产品,抱团助农。当时,抖音上大名鼎鼎的“贺县长说昭苏”“唐县长爱太湖”“向县长说古丈”和“金县长爱山阳”(部分id已改名)都是群里的成员。应大家要求,陈灿平成为了群主,希望通过亲身经验促进交流与互动。
在陈灿平看来,官员们走进直播间带货,成为“网红”,除了扶贫助农之外,还能改善干群关系,消除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刻板印象。“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就是群众在哪里,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在哪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人民群众都在看抖音、快手、视频号了,你还只是盯着报纸、电视不放那就不对了,你不知道群众在哪里,群众喜欢什么,你又怎么跟他们对话?”陈灿平还说,“当然也不是鼓励所有的基层干部都去做直播、当网红,每个党员干部擅长领域都是不同的,可以有一部分适合这项工作的干部先去了解。”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陈灿平对待每次直播都是十分认真,“你会感受到身为政府官员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因为这份信任,更要尽力对得起这份责任。”
再次踏上“平凡”之路
结束在安化的挂职回到学校后,陈灿平被提拔为经济学院院长。今年的3月,陈灿平正式辞去了一切行政职务,“因为我意识到,如果要全身心去做公益、去助农的话,需要大量的时间。”
乡村振兴正需要像陈灿平这样的人躬身入局,而不是在书斋里坐而论道。近段时间,湖南湘西、湖北恩施、贵州湄潭都有陈灿平公益助农足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诺言。
今年5月,贵州大学将陈灿平作为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在这88个县级行政单位都拥有茶产业的茶叶大省,他又乐此不疲地投入到了新的使命和工作中去。当记者拨通陈灿平的电话时,他正在准备当晚直播,“现在的流量比去年相比,已经少了不少,这边又是一个全新的队伍,我要努力带领他们干出成绩。”
在陈灿平的身上有很多标签,高校学者、扶贫干部、网络达人,他博闻强识,还做过咨询类的工作,口才很好,这也是他能做好直播带货的原因。同时,陈灿平出生在湖南省双峰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这也是他挂职结束后,依旧坚持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并始终热爱着它的原因之一,“农村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了解农民,理解他们的难处,我愿意跟他们一起喜怒哀乐,我也知道如何提高他们的效率,他们的痛点在哪里。”
在陈灿平看来,原来干农活用的是锄头,现在用的是手机。农业最大的问题是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是要一点点教会农民用手机,教会他们怎么去使用这些最新的社交工具,用好手机不只是抖音带货这么简单,它还可以在农资肥料的管控,农业技术的推广等别的领域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因为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陈灿平的直播也是始终坚持“真”“善”二字,“‘真’就是对待粉丝一定要真实、真诚;‘善’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忘记公益助农的初心。”
“时代的浪潮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要加倍珍惜。接下来我希望为农民和乡村振兴做好一件事,就是把优秀的茶文化提炼出来,和农村现代的产业结合起来,为农民、农村做一点点事情,这是很平凡的,也是很荣幸的。”陈灿平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nshango.com/8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