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卖什么?社群是怎么卖产品的?

  “各位长辈,我们今晚的活动又开始喽……”每天晚上8点,市民陈阿姨和老伴会带上老花镜,准时打开微信群,参与群主组织的各项活动,只为不错过接踵而至的红包雨。“8分,这次钱不少!”抢到红包后,陈阿姨一脸满足。

  记者看到,陈阿姨加入的群名叫“某某养生馆”,共有成员300多人。每天,群主会不定时发送红包,频次以晚上8点左右最密,一般半小时内,可发送近10轮,久而久之,群成员每晚会准时守在手机前。虽然红包轮次不少,但每次发送的金额都不大,“多则八九分,少则一两分。”陈阿姨说,积少成多,几轮下来,自己和老伴两个手机,也能抢个好几毛。“孩子也劝我,这么小的红包别抢了,但我一听见红包来了的声音,就忍不住要抢。”

   除了抢红包,群里还有才艺展示、广告语接龙等小游戏,获胜者,群主会额外给0.88元的“大额”奖励。激励之下,300多人的微信群,每晚都热闹异常,活跃度很高。

  群主发福利,当然不是乐善好施。在群中活跃度达到最高潮时,“带货”正戏便开始上演。梨子、海带丝、新疆大枣骆驼奶、牛磺酸含片……虽然养生食品五花八门,但群主推销套路却出奇一致——健康。大枣补血、硫磺酸增强体力、牛驼奶营养丰富……“我买一罐”“给我留两袋”一套推销下来,群里下单者踊跃。在这种气氛带动下,陈阿姨也买了好几次,但效果却差强人意。“牛磺酸卖我差不多20块钱一瓶,我后来在网上查,只要十几块,还有梨子,个个长得歪瓜裂枣。”陈阿姨说,自己下过好几次决心,以后坚决不买,但架不住群主热情推荐。“我天天在群里抢红包,不买人家东西,有时候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我市微信营销业内人士王先生表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推销各类养生产品的地方,但群主的高明之处在于先以利诱聚人气,再以健康抓软肋,最后在群里造出购物氛围,带动老人掏腰包。王先生表示,人都有从众心理,社群中消费者往往会失去理性,缺乏警惕性的老人更不容易管住钱袋子,建议老人尽量不要参与此类微信群,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算参与,付款前要同样的商品在网上货比三家,不要冲动消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nshango.com/9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