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办阶级的形成以及性质特点,其实都是一样的,它是中国买办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有其自己的特色。
买办财富的积累,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有共同的利益,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个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能占有另外一个集团的劳动。
买办阶级,就其的性质而言,首先是人民的敌人,因为它的阶级利益完全依附于资本主义列强;其次在政治上也是反动的;第三在经济上是剥削和掠夺人民的压迫者,对外妥协投降。

在中国买办史上,还有更高级的阶段,即官僚买办阶级的形成,其时约在20世纪的20——40年代,特征是买办阶级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了控制全国性政权的统治阶级。这个历程,香港买办在香港的殖民地统治中是无法达至的。
何东,生于1862年,父亲是英国人何仕文,母亲施氏是广东宝安人,她先后嫁过三个洋人。何东是她的长子,此外还有四子三女。
何东兄弟姐妹是混血儿,外貌十分像洋人,鼻高眼深,在学校读书时,为了避免被同学欺负,只好称自己是“满洲”人,幸好香港的孩子谁也弄不清楚“满洲”人是何种样子。
在当时种族歧视严重的香港,何仕文虽然娶了中国女子,但是不敢和她住在一块。孩子们自幼就与母亲住在一起,在语言与生活习惯等方法与中国人无异,又因父亲经常来探望,自小就学到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从19世纪50年代始,英国的商人、军人与华人通婚越来越多,欧亚混血儿越来越多,混血儿精通中英文,在当时大多数华人都不懂英文的情况下,混血儿就成了最佳的买办。
何东12岁在大书馆读中学,毕业后没有立即进入买办行列,先是在母校当了一段时间的助教,然后再考到中国广东内勤部海关当了两年的职员,后又转到怡和洋行当船务职员。最后在亲戚的引荐下,他当上了副买办。
踏上买办之途,何东就风生水起了。1882年,他被提升为怡和洋行属下的香港火险及广东水险两公司的经理。
香港火险全称为香港火烛保险公司,它是中国领土上最早的一家火险公司,自成立起,公司每年盈利,经常相当于股本的50%,股票升水曾达到400%,何东从中获利不少。1894年,他被推举为公司在华的总买办。
何东的第一桶金是得自于地产交易中。一次,端午公司要出售一块位于中环德辅道中的与大道中之间的地皮,何东闻讯毛遂自荐充任代理人。

结果这单生意成交额为43.5万元,打破了当年的纪录,何东轻而易举地赚了8700元佣金。此后,他频频在买卖地皮上报捷。30岁时,他的身家100万,35岁时,他的财富有200万。
何东的成功,最大的因素是他的买办身份所致。汇丰银行给他大力的支持,提供了大量的融资安排,令何东以最小的资本,控制最多的资产。
同时他也有一定的眼光,如1910年之前,广九铁路还没有通车,他就在铁路必经之地上水买了一大幅地做农场,铁路通车后,土地立即大幅升值。
此外,据介绍,何东又是股票市场的投资高手,掌握股市的波动周期,他喜欢购入低价但有潜质的股票,然后伺机透过传媒促请有关公司董事会改组,以改善盈利,结果令股价大幅上扬。
1906年,踌躇满志的何东,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向港督和行政局提出申请,要求到半山区居住。
半山区是何地?不是等闲之地。香港开埠后,富有的英国人及欧洲人主要居住在太平山顶,成了白人专用的住宅区。1888年,港英政府还专门颁布条例,规定把山上一些地区保留作为欧洲住宅的专用地。住宅离山顶越近,就说明地位越高。
起初,洋人们上山下山都乘轿子,1888年5月,修建了山顶缆车。在这块土地上,虽然没有竖牌子,但是华人是不得居住于内的。
或许何东本身就不是纯血统的华人,或许何东是一个买办,或许何东财力雄厚,或许几种因素都有,总之,他的申请被批准了,他成了第一个在半山区居住的“华人”。不过,他的别墅只能由他和家眷居住,虽然如此,他的孩子们还是经常被白人小孩欺负。
直至1946年,港英政府才正式通过《废除山顶区住宅条例》,解除了有关外籍与华籍人士的居住隔离条例。何东一家的日子才好过了。何东大概是为了进一步显示自己的实力,干脆在山顶和港九各地大买特买楼宇、地皮,财富也随之成几何级增长。

为了增强自己家族的买办地位,何东十分重视拉拢亲友出任买办,如延揽弟弟何福、何甘棠为副买办,1900年他病退时又荐何福继任其职。
何东及其弟除了投资航运、保险、金融、房地产外,兼营糖业、花纱、煤炭等,字号遍及长江流域、华南、华北各口及澳门、马尼拉、爪哇等地。
何东的出身其实不是显赫的,1880年他在怡和洋行当副买办时,收入月薪仅15元,另加年终花红400元,总计全年不足600元。
1894年他被提升为总买办,6年后因病告退,前后十数载,年仅30余,积资百万,富甲一方。若非依附外国资本家,为人作威,何来如此巨财?
何东的成功史,活脱脱是一个买办发展过程的缩影。
英国统治阶级对他是恩宠有加,他曾被任命为太平绅士。1955年,何东已经93岁了,还亲往英国白金汉宫,接受英女王颁发的K.B.E勋爵,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年老的“海外属土”公民前往英国受勋者。
既论及家族,必要介绍传人。何东一生中共有3个妻子,原配麦秀英也是欧亚混血儿,婚事是两人尚属幼儿即由双方家长定下,但是婚后数年麦氏无所出,再娶华人周绮文为妾,不知何故,3年后仍无所生,香火难图。
麦秀英亲自做媒,说服表妹张静蓉嫁给何东,并作誓书给舅母,保证待静蓉过门后,将“姐妹并肩,无分妻妾,若以侧室视之,神灵不佑。”
张静蓉过门后,果然不负众望,生了3个儿子、7个女儿。儿子分别是:何世勤、何世俭、何世礼。女儿是锦姿、慧姿、娴姿、奇姿、文姿、尧姿、考姿等。
何东后来又与服侍他的法属圭亚那籍的女护士朱结地生了一子何佐芝。
尽管富甲一方,何东的传统思想仍然十分浓厚,如财产传子不传女。他的4个嫡生儿子大致情况如下:
何世勤年仅3岁就不幸病逝。

何世俭自幼亦多病。有一次又获重病,医生劝把他送出去疗养,离开香港这又热又潮又闷的地方。他是被担架抬上去秦皇岛的火轮的。到了此地,他的病奇迹般好了。在世人眼中,他是一个“书呆子”,因为他一生对学问的兴趣大于对生意的兴趣。
1924年,他在香港大学毕业后极力要求赴英国深造,在英国又瞒着父母娶了英国姑娘Mordia O餾hea为妻,使何东夫妇深受刺激。婚后,在何东的压力下,世俭只好回到上海工作。
1941年,他返回香港为庆祝父亲的金婚时,被日军炸断了双腿,是用手爬回家的。此后,几乎离开了社会,长期隐居在半山区的别墅中。
何世礼现在操纵着何东家族的财政大权,他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他自幼喜欢军事,曾在南京军事学校和英国、法国及美国的军事学校攻读,毕业后从排长干起,是当年蒋介石重用的“新军人”之一,随蒋退至台湾,官至上将。
何东去世后,由于家族财产需要人来管理,他才辞去所有军职,返回香港。他对家族的《工商日报》最有兴趣,但是管理十分严格,员工薪酬“从俭”,报社每日只能开空调机3个小时,记者、编辑及校对等每逢错了字,都要罚款。于是人们称他以军法办报。
但在1984年,他结束了该报,此后,他以物业出租为主,还不断出售家族物业套现,明显地在港作为不大了。
何佐芝出生在美国,与家族人员个个皮肤白皙不同,他的皮肤是黝黑黝黑的,因为他的母亲朱结地是土著及华裔的混血儿。
1910年,48岁的何东患上肝炎,雇了25岁的朱结地当随身护士,后来双双坠入爱河。1917年,何东以中国商务专员身份赴美国,朱结地随行,次年,在华盛顿生下了何佐芝。
何佐芝在美国出生后,自幼就在母亲的关照下,在美国读书,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后才返回香港,在何东的生记物业管理公司当职员。
可能因为是私生子之故,虽然何东对他十分疼爱,但是分配遗产时只给他5万港元。不过,何佐芝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就凭着一点点资本,开始创业。当他创办了香港商业电台后,事业大发展,到80年代末,他的财产已逾12亿港元。

起初,他与人合资开设贸易公司,代理洋酒、照相机、家庭电器用品。后来他游说澳门商界红人罗保爵士合营澳门绿村广播电台,但是因为香港接收不到,商人们又不习惯在电台做广告,业绩只属平平。
1959年,港府招标承办香港商业电台,此时何佐芝已具有丰富的经验,加上他找来当年大名鼎鼎的行政局议员罗文惠及邓肇坚爵士做董事,于是一举中标。
如今,何东家族已是第三代人的天下,其实力已远非何东时代的盛况了,估计家族仍拥有100亿港元以上的财产,但在现今的香港,这种实力排不上第一流的了。
除了何东爵士慈善基金每年拨款千余万元分赠香港的100家慈善机构,会令人想到何东的名字外,家族对香港的政治经济已无太大的影响力。
谈论何东家族,就不能不提及何东的弟弟何福,不仅是何福继何东之后成为赫赫有名的大买办,更重要的是,何福的孙子何鸿燊,如今在港澳名噪一时。
何福出任过多个洋行的买办以及香港定例局(立法局)议员,是一大富商。他共有13个子女,其中的儿子何世光也曾是风云人物。
何世光是渣甸洋行的买办,又是立法局非官守议员,东华三院主席,家境一度非常富有,在麦当奴道拥有一幢3层高的花园洋房。
在一次股票投资中,因为误信消息,何世光血本无归,要卖掉所有的房地产来赎身,家里所有能够典当的,都用来还债了。
何世光的弟弟何世亮,则因为无足够的钱赎身,只好吞枪自杀。
何家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奇怪的是,何东对他们并未伸出援手,而是靠另一个富豪以象征性的租金给他们提供了一间小房间。
何鸿燊在父亲垮台后,对世态炎凉格外敏感。

一次,他到一位牙医亲戚处补牙,因为没有钱,亲戚叫他索性把牙拔了,无谓去补。
他后来回忆时仍禁人住咬牙切齿地说:“估不到人穷,亲戚便如此势利,经过家境变化之后,我们一家都感受到人情冷暖,母亲更终日以泪洗脸。我于是向母亲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争气给那些翻脸不认人的亲戚看。”
后来,他终于成了澳门的超级富豪,控制了澳门赌业以及香港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估计财富约达80亿港元。总算为父亲挣回了一口气,实现了向母亲发下的誓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nshango.com/95929.html